黃芪當歸燉烏雞湯
配伍原理:取「當歸補血湯」古方精髓,黃芪補氣為君,當歸養血為臣,佐紅棗調和營衛
食材:烏骨雞1隻、黃芪30克、當歸片15克、紅棗6枚(去核)、生薑5片
烹調要訣:
1. 烏雞焯水去濁後,與藥材同入陶甕
2. 注清水淹過食材,武火煮沸轉文火慢燉2時辰
3. 起鍋前加適量岩鹽,飲湯食肉
功效解析:
黃芪補肺脾之氣,啟生化之源
當歸養肝血,通衝任二脈
烏雞滋陰潛陽,尤適產後血虛及更年期潮熱
四物排骨湯
經典底方:熟地15克、白芍10克、當歸12克、川芎8克
改良配伍:添入黨參20克補中益氣,陳皮5克理氣健脾防滋膩
燉煮法:
1. 排骨斬塊焯血水,藥材清水浸30分鐘
2. 所有材料入鍋加米酒少許,隔水蒸燉3小時
服用宜忌:
經後連服3日最佳
陰虛火旺者改熟地為生地
便溏者加茯苓15克
五紅補血羹
現代簡化方:紅皮花生50克、紅棗10枚、赤小豆30克、枸杞20克、桂圓肉15克
製作步驟:
1. 赤小豆預浸4小時,與花生紅棗同煮
2. 豆軟後入桂圓枸杞,熬成羹狀
3. 可酌加黑糖調味
營養解析:
紅衣花生補血止血
赤小豆利水消腫
桂圓養心安神
參芪鱸魚湯
藥食同源配伍:黨參20克、黃芪25克、當歸鬚10克、新鮮鱸魚1尾
烹飪秘訣:
1. 鱸魚兩面煎黃用紗布包裹,防魚刺散落
2. 與藥材同煮1小時,湯色奶白為度
功效特點:
術後傷口癒合首選
健運脾胃不滋膩
對兒童發育遲緩有效
中醫配伍禁忌提醒
1. 外感發熱時停服補益湯水
2. 三高人群應去紅棗加玉米鬚
3. 孕婦當歸用量減至5克以下
4. 自身免疫疾病發作期禁用黃芪
四季調配原則
春:加青皮疏肝理氣
夏:添麥冬清心除煩
秋:入百合潤肺防燥
冬:加杜仲補腎壯骨
此系列湯方建議每週擇一服用2-3次。
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為專業知識科普,不能替代實際醫療診斷。若您有以上不適的症狀,請務必尋求註冊中醫師的當面評估與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