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春·養肝湯】綠萼梅鯽魚湯
對應:肝屬木,主疏泄,春宜升發
組方:
綠萼梅乾9g(疏肝解鬱)
枸杞15g(滋水涵木)
帶骨鯽魚1尾(通絡利水)
嫩豆腐半塊(清熱和中)
生薑3片(散寒和胃)
火候:鯽魚先煎至金黃,綠萼梅乾後下,滾湯十分鐘即得清香
心煩易怒、目赤脅痛者尤宜,孕婦去綠萼梅乾加白芍
【夏·寧心湯】蓮心百合鴨湯
對應:心屬火,主血脈,夏當清補
組方:
帶心蓮子30g(交通心腎)
乾百合20g(清心安神)
玉竹15g(潤養心陰)
白鴨半隻(平補虛勞)
麥冬10g(清心除煩)
訣竅:鴨肉焯水後與藥材同置陶甕,隔水蒸燉四小時
失眠多夢、口舌生瘡者適飲,中焦虛寒者加陳皮
【長夏·健脾湯】四神茯苓鵪鶉湯
對應:脾屬土,主運化,長夏需祛濕
組方:
淮山30g(培土和中)
茯苓15g(淡滲利濕)
芡實20g(固澀脾精)
蓮子15g(醒脾開胃)
鵪鶉4隻(補五臟益氣)
秘法:茯苓打粉包紗布,使藥性盡釋而不損湯色
腹脹便溏、身重困倦者最宜,便秘者去芡實加杏仁
【秋·潤肺湯】雪梨川貝豬肺湯
對應:肺屬金,主宣發,秋應潤降
組方:
雪花梨2顆(清燥救肺)
川貝母9g(化痰散結)
南杏仁12g(潤腸通便)
豬肺1具(以形補形)
陳皮1角(理氣防膩)
工序:豬肺以麵粉反覆搓洗,梨肉留皮去核,川貝最後下
乾咳無痰、咽癢聲嘶者當用,痰多者加桔梗
【冬·益腎湯】黑豆杜仲脊骨湯
對應:腎屬水,主封藏,冬應溫補
組方:
黑豆50g(益精補髓)
杜仲15g(壯腰健骨)
核桃仁30g(溫腎納氣)
豬脊骨500g(填髓益智)
巴戟天12g(補火助陽)
要領:黑豆提前炙炒,杜仲刮去粗皮,文火慢煨六小時
腰膝酸軟、夜尿頻多者適用,陰虛火旺者加生地
湯水雖能養生,終需配合四時起居。春三月廣步於庭,夏夜臥不貪涼,秋日登高暢懷,冬令靜養藏精,方合聖人治未病之旨。若有急重症候,仍當面診明醫,勿以湯劑為萬全之法。
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為專業知識科普,不能替代實際醫療診斷。若您有以上不適的症狀,請務必尋求註冊中醫師的當面評估與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