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因與機制
膝交叉韌帶分為前交叉韌帶(ACL)和後交叉韌帶(PCL),主要功能是維持膝關節的前後穩定及旋轉穩定。
主要受傷機制:
1. 非接觸性扭轉/急停(最常見於ACL損傷):
跑步中急停、減速。
跳躍後落地不穩,膝蓋呈「外翻」(X型腿)姿勢著地。
籃球、足球、滑雪、網球等需要大量跑動、轉向、跳躍的運動中常見。
2. 直接撞擊(常見於PCL損傷):
「儀表板損傷」:車禍中,膝蓋前方直接撞擊到儀表板,導致小腿骨相對股骨向後移位,拉傷PCL。
運動中跪地:小腿前方受到直接撞擊,迫使膝關節過度伸直或小腿向後移。
3. 過度伸直:暴力使膝關節超過其正常的伸直角度,常同時傷及ACL和後關節囊。
分型與臨床表現
臨床上主要根據韌帶纖維撕裂的程度進行分型:
一度損傷(輕度)
損傷程度:少數韌帶纖維撕裂,顯微損傷
臨床表現:輕微疼痛與腫脹
關節無不穩定感
活動度幾乎正常,但某些動作會引發不適
壓痛點明顯
二度損傷(中度)
損傷程度:較多韌帶纖維撕裂,但未完全斷裂
臨床表現:中度至重度疼痛與腫脹
關節活動度受限(特別是伸直與彎曲)
輕微至中度的關節不穩定感,感覺膝蓋「鬆開」或「錯動」
可能伴隨行走困難
三度損傷(重度)
損傷程度:韌帶完全斷裂
臨床表現:受傷當下可能聽到「啪」一聲
劇烈疼痛(但後期可能因神經斷裂而疼痛減輕)
迅速出現大量關節血腫(積血)
明顯的關節不穩定,無法承重,感覺膝蓋「脫臼」
活動度嚴重受限
ACL與PCL損傷的差異:
ACL損傷:膝關節前向不穩定。患者常主訴「膝蓋向前滑出去」的感覺,尤其在下樓梯或轉彎時。
PCL損傷:膝關節後向不穩定。患者常主訴「膝蓋向後塌陷」的感覺,尤其在蹲下或下坡時。
理學檢查
1. 視診:觀察有無腫脹、瘀血、肌肉萎縮(特別是股四頭肌)。
2. 觸診:檢查壓痛點、關節積液、韌帶走向有無缺損。
3. 活動度評估:評估主動與被動的膝關節屈伸範圍。
4. 特殊測試:
前抽拉測試 / 萊克曼測試:用於檢查ACL。評估小腿骨相對於股骨的前移程度。萊克曼測試在膝彎曲15-30度進行,對急性腫脹期患者較友善且準確。
後沉徵測試 / 後抽拉測試:用於檢查PCL。觀察膝彎曲90度時,小腿骨是否因重力向後下沉,或可被向後推移。
樞軸轉移測試:檢查ACL功能不全導致的旋轉不穩定,是很有價值的功能性測試。
5. 周邊結構檢查:必頇檢查內外側韌帶、半月板是否合併損傷。
影像學檢查:X光用於排除骨折;核磁共振(MRI)是診斷韌帶、半月板軟組織損傷的黃金標準。
治療方法
治療方針取決於損傷程度、患者年齡、活動需求及是否合併其他損傷。
急性期(受傷後0-72小時)
中醫治療:
針灸: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效果。
中藥內服/外敷:活血化瘀。
亞急性期與慢性期/手術後期
保守治療(適用於一度、二度損傷及不願手術的患者):
中醫治療:
傷科手法(推拿):舒筋活絡,鬆解膝關節周邊的軟組織粘連。關節鬆動術、軟組織按摩,改善關節活動度及減輕肌肉緊繃。
針灸與拔罐:繼續疏通經絡,針對殘餘的疼痛點進行治療。
中藥:舒筋活絡、強筋健骨、補益肝腎。
手術治療(適用於三度損傷、年輕運動員、合併多處損傷、保守治療無效者):
ACL/PCL重建術:使用自體(如膕繩肌肌腱、髕腱)或異體肌腱進行重建。
復康運動(分期進行)
復康運動是恢復功能的核心,必須在無痛範圍內循序漸進。
階段一:急性期(目標:消腫、止痛、維持基本活動度)
1. 股四頭肌等長收縮:仰臥,膝下放小毛巾,用力向下壓膝蓋,感覺大腿前側收縮,保持5-10秒。
2. 腳踝泵:盡力勾腳尖、繃腳尖,促進血液及淋巴回流,消腫。
3. 仰臥滑牆:仰臥,患腳踩在牆上,慢慢向下滑動彎曲膝蓋,再慢慢伸直。
階段二:中期(目標:恢復活動度、初步肌力與平衡)
1. 直腿抬高: 仰臥,健側膝蓋彎曲,患側膝蓋伸直,緩慢抬高至45度,再緩慢放下。
2. 坐姿膝伸展:坐於椅子上,緩慢將膝蓋伸直,保持2-3秒後緩慢放下。
3. 靠牆靜蹲:背靠牆,雙腳與肩同寬,慢慢下蹲至無痛角度(通常不超過90度),保持30秒。
4. 單腳站立平衡:扶著穩固物體,嘗試單腳站立,訓練本體感覺。
階段三:後期(目標:強化肌力、耐力、本體感覺與動態穩定)
1. 弓箭步:前後腳站立,緩慢下蹲,注意膝蓋不超過腳尖。
2. 上台階/下台階訓練:控制好動作,特別是下台階的離心收縮。
3. 平衡板/波速球訓練:在不穩定平面上進行站立、微蹲,挑戰本體感覺。
4. 閉鎖鏈運動:如腿部推舉機,強調在腳掌固定的情況下訓練下肢肌群,對膝關節更安全。
階段四:回歸運動期(目標:專項運動訓練、爆發力、敏捷性)
1. 跳箱訓練:從低箱跳下,練習緩衝落地技巧。
2. 八字跑、折返跑:訓練敏捷性與變向能力。
3. 專項運動模擬訓練: 逐步回歸到運動場上所需的動作模式。
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為專業知識科普,不能替代實際醫療診斷。若您有以上不適的症狀,請務必尋求註冊中醫師的當面評估與治療。